世界上首座博物館就起源于大學,高校博物館植根于大學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學深厚學術和文化積淀的重要標志。2019年中山大學南校區(qū)博物館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始招標。近日,從該項目施工方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了解到,目前項目正在進行主體施工,預計2021年竣工。
近年來,中山大學南校區(qū)的改造、建設工程不斷推進。中山大學博物館是其中最受關注的項目之一,將整合中山大學現(xiàn)有的生物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地質礦物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及校史研究中心等,成為集生物學、人類學、地質學、校史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文章來源:大洋網,如有侵權,在線聯(lián)系即刪。
上海茂名路毛澤東舊居陳列館 本文圖片均來自“靜安文旅”微信公眾號10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靜安區(qū)文旅局獲悉,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經過國慶期間的閉館提升,于近日恢復對外開放。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位于茂名北路120弄7號(原公共租界慕爾鳴路甲秀里),建筑面積約576平方米,是一幢石庫門房子,有天井、客堂、前樓和廂房等。
上海玻璃博物館曾被譽為中國最不容錯過的博物館之一,是首批上海市數字景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是全國教育科普基地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專題性科普場館,是網友們爭相打卡拍照的網紅博物館。
2019年12月17日,宇宙特展《星球奇境》登陸廣東科學中心,展出時間:2019年12月17日-2020年5月24日,參觀票價參考>>>廣東科學中心票制票價,現(xiàn)場360°環(huán)繞星球影院、原版復制的國際空間站、可觸摸的宇宙飛船材料、火箭發(fā)射模擬裝置、交互式投影,讓你投身在宇宙翱翔,探訪不同星球,建議科幻迷和有小孩子的家長們可以去參觀,一睹為快。
近日,首批廣東省產業(yè)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點名單公布,共有25個單位成功入選。其中,陽江核電公眾信息中心科普展廳上榜,成為全市唯一獲得該稱號的單位。
4月26日,在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為了更好地傳播知識產權文化,國家知識產權局更新后的知識產權文化展廳建成開放。
5月17日,西安音樂學院舉行陜西歷史博物館“音樂文化展廳”揭牌儀式。高校博物館是大學學術和文化積淀的標志,是凝聚大學精神和涵養(yǎng)校園文化的搖籃,是體現(xiàn)高校獨有人文價值的寶庫。2017年,在省市文物局的關心以及陜西歷史博物館等相關文博單位的支持之下,西安音樂學院與陜西歷史博物館共建創(chuàng)立了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博物館。它開辟了館校共建的先河,填補了我省音樂類博物館的空白,成為館校合作的典范。
博物館線上展廳,通過"虛擬+實體"相結合的方式,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物的歷史氛圍。在數字化的時代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手機等途徑進行觀看和互動。觀眾可以在線欣賞文物高清圖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還可以通過語音講解功能,聆聽專家對文物的介紹和解讀。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藏典云滇——云南珍貴古籍展”線上展廳正式上線,將隨時隨地為瀏覽者提供全場景的展覽。
從7月起,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開始閉館進行整體改造提升,著力打造國家一級博物館和5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古代壁畫保護修復研究基地。
2023年,是上海院建院七十周年,企業(yè)展廳暨院史陳列館的籌備工作開啟。回望七十年發(fā)展歷程,上海院肩負著促進時代發(fā)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使命,奉獻了一批批精致的建筑作品,見證了城市走向現(xiàn)代化,記錄了一大批上海院人披荊斬棘、主動求索的奮斗歷程。